" 生日快樂!" 今晚的天蟾逸夫舞臺后臺,國寶級昆曲藝術家蔡正仁在學生張軍和孫女蔡樂藝的陪伴下,三代昆曲人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今年本命年 84 歲的蔡正仁驚喜亮相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 2019 級昆山昆曲委培班班畢業(yè)大戲《販馬記》,在最后一出戲 " 三拉團圓 " 中獻上寶刀未老的精彩表演,身體力行為最年輕一代昆曲演員加油鼓勁。
" 蔡老師每次響排都不缺席,平時雖然走路都不太靈活了,但當要摳戲的時候,腳下生風,太厲害了。" 上海戲校校長、昆曲名家張軍說。今晚的演出中,張軍擔綱男主角趙寵,與飾演 " 李桂芝 " 的蔡樂藝師徒同臺演出。張軍透露,起初邀請蔡正仁加盟演出,老藝術家有過猶疑,怕自己的嗓音條件和身體狀況達不到舞臺狀態(tài)。"30 多年前,在人民大舞臺,昆曲大師俞振飛最后一次登臺演出便是《販馬記》,那天蔡老師演‘寫狀’,令我終生難忘。" 張軍告訴記者," 我跟老師說,當年俞老上臺,今年您也上來提攜新人吧。"
圖為蔡樂藝演出前在后臺化妝。
雖然在排練中,蔡正仁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嚴格地糾正蔡樂藝,但今晚直到上臺演出前,爺爺和孫女都沒有見面。" 演出《販馬記》,確實‘為難’剛畢業(yè)的演員了,這個戲不好演。" 蔡正仁對記者說,"18 歲的孩子要演出新婚夫妻的狀態(tài),不能只靠老師教,還要自己好好琢磨。" 在蔡正仁看來,昆曲演員最重要的就是唱和念。蔡樂藝剛進戲校時,蔡正仁就叮囑她一定要好好喊嗓子," 到黃浦江邊上喊,嗓子不好,那便稱不上唱戲。"
" 我是校長,也是他們的學長。" 排練《販馬記》的過程讓張軍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那時正是蔡正仁手把手教會了張軍這出戲," 斷斷續(xù)續(xù)排了三四年,一個動作摳八回。如今,我把老師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傳遞給學生。" 此次畢業(yè)演出的所有劇目,張軍都提前進行了一輪 " 考試 ",《牡丹亭》更是打磨到演出前一天。" 我告訴孩子們,觀眾買票進劇場,便把你們當成專業(yè)演員來看待。" 嚴師雖嚴厲,也不吝嗇對學生的贊美," 看完演出,我只有四個字——滿心歡喜。" 記者了解到,畢業(yè)前的半年,昆曲班基本功課減少,全力沖刺畢業(yè)演出。除了輪排之外,學校劇場每周三下午開放給昆曲班進行彩排,也是這半年密集的舞臺磨煉,讓這群學生有了飛速的成長。
"33 位演員、5 位樂隊,每個人都上!" 張軍介紹,上海戲校 2019 級昆曲表演專業(yè)、昆曲音樂專業(yè)(暨昆山委培班)畢業(yè)匯報演出共 5 場,由大戲和折子戲專場組成,每位畢業(yè)生都有登臺亮相的機會。今晚正式演出開始前,一場莊重的昆班畢業(yè)交接儀式舉行,38 位同學正式從上海戲校進入昆山當代昆劇院,開啟了他們職業(yè)演員生涯的新篇章。
全國戲曲界最年輕的昆曲班走上舞臺,蔡正仁相當關心,他告訴記者,這幾日他密切留意著外界對于此次畢業(yè)演出的反響," 很多觀眾還是挺滿意的,大家覺得昆曲界又有新生力量了。" 被問到對后輩的期許,老藝術家爽快地說," 多演出、多學習,他們剛邁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