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異觀財經,作者 | 炫夜白雪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表現良好,在港股牛市的浪潮之下,A 股各行業龍頭企業開始加速赴港 IPO。
據港交所近日披露,上海錦江國際酒店股份有限公司 ( 600754.SH ) 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東方證券國際為獨家保薦人。若成功,錦江酒店將成為國內首家 "A+H" 雙上市的酒店集團。
錦江酒店赴港 IPO,意欲何為?
近幾年,酒店行業的發展可謂冰火兩重天。從數據來看,行業整體呈現出規模持續擴張,但盈利能力卻在下滑的態勢。
有報告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底,我國住宿業設施總數約為 57 萬家,客房總規模約 1927 萬間,其中,酒店業設施增長 9% 至 34.87 萬家(連鎖酒店約 9.33 萬家),客房總數增長 7% 至 1764 萬間(連鎖客房數約 707 萬間),連續三年實現增長。
酒店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需求端卻并未同步跟上。2024 年國內出游人次 56.15 億,同比增長 14.8%,而 2019 年同期為 60.06 億人次,2024 年僅恢復至 2019 年同期的 93.49%。商務出行需求也因企業成本控制而減少,進一步壓縮了酒店尤其是高端酒店的市場需求。
供大于求的局面直接導致酒店房價下滑,行業三大核心經營指標全面下降。酒店之家統計數據顯示,2024 年國內酒店入住率為 58.8%,同比下降 2.5%;平均房價為 200 元,同比下降 5.8%;2024 年全年中國內地酒店行業平均每間可售客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約 5%。
在這場行業困境中,頭部企業也難以獨善其身。
2024 年,華住集團營收同比增長 9% 至 238.91 億元,但凈利潤同比下滑 25.4%,約 30.48 億元;錦江酒店收入 140.63 億元,同比下滑 4%,凈利潤 9.11 億元,同比下滑 9.06%。
從 RevPAR 降幅來看,2024 年亞朵集團和君亭酒店(直營店)的 RevPAR 均超過 300 元。其中亞朵集團旗下酒店 RevPAR 為 351.3 元,同比減少 6.77%。錦江酒店境內全服務型酒店的 RevPAR 降幅最大,同比減少 10.8%。
行業的分化還體現在區域和酒店檔次上。一方面,三亞、北京等城市的高端酒店陷入價格戰,部分奢華品牌甚至推出百元套餐來吸引客源;另一方面,縣域等下沉市場的游客接待量和酒店入住率顯著增長。在酒店檔次上,經濟型酒店市場進入存量優化階段,而中高端酒店市場成為增長主引擎,但同時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同質化問題。2024 年關店占比最高的不再是經濟型酒店,而是中端型酒店,其次為高端型,這也反映出市場正在從 " 野蠻生長 " 向 " 精耕細作 " 轉型。
在行業深度整合與自身轉型的關鍵期,錦江酒店集團選擇赴港二次上市,其戰略意圖清晰:
1、 核心訴求: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財務杠桿:償還是首要目標。通過股權融資置換高息債務,將顯著降低財務費用,釋放利潤空間,改善資產負債表健康度,為后續發展儲備 " 彈藥 "。
2、 國際化戰略深化:打造離岸融資與形象平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鏈接全球資本的重要窗口。港股上市將提升錦江在國際投資者中的認知度,便利其未來海外并購或業務拓展,強化 " 全球酒店領導者 " 形象。
3、 優化股權結構:增強流動性與靈活性:A 股(錦江酒店,600754.SH)的母公司錦江國際持股比例極高。H 股發行可引入更多元化的國際投資者,改善股權流動性,并為后續可能的資本運作提供更靈活的空間。
市場會認可錦江酒店嗎?
在酒店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錦江酒店赴港上市能否獲得市場認可?又能否借助資本的力量突破發展困境?
綜合來看,錦江酒店赴港 IPO 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市場是否會買單還存在疑問。
從行業角度來看,酒店行業目前處于困境,供需失衡、價格戰等問題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解決。在這樣的行業環境下,投資者對酒店企業的投資更加謹慎。
從錦江酒店自身來看,其存在一定優勢。
從體量來看,錦江酒店是中國及全球最大酒店集團。招股書披露,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經開業的酒店家數達到 13,416 家,客房間數 1,290,988 間。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按已經開業的酒店家數計算,錦江酒店是中國及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截至同日,按公司已經開業的客房間數計算,公司亦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酒店集團。
龐大的酒店網絡和廣泛的市場覆蓋,使其在獲取客源、降低采購成本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通過規模效應,錦江酒店能夠與供應商進行更有利的談判,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同時,眾多的酒店分布也方便其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增強市場競爭力。
品牌矩陣豐富。經過多次收購,錦江酒店構建了豐富的品牌矩陣,旗下擁有超過 40 個酒店品牌,涵蓋了經濟型、中端、中高端和高端等不同檔次,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經開業的酒店家數達到 13,416 家,客房間數 1,290,988 間。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按已經開業的酒店家數計算,錦江酒店是中國及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截至同日,按公司已經開業的客房間數計算,公司亦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酒店集團。
劣勢也相對明顯。
國內業績承壓,營收下滑,凈利潤減少。2024 年,錦江酒店營收下滑 4%,進入 2025 年,錦江酒店仍將面臨業績和房價雙降問題。2025 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錦江酒店實現營收 29.42 億元,同比下跌 8.25%;凈利潤 3601 萬元,同比下跌 81.03%。
2015 年收購法國盧浮集團后,錦江酒店的海外業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20 年到 2024 年盧浮集團連續五年虧損。由于中法文化差異較大,在管理模式融合、品牌協同等方面遇到重重困難,收購后未能將盧浮集團的資源有效轉化為實際競爭力。海外業務的虧損不僅拖累了公司的整體業績,也分散了公司的管理精力和資源,影響了公司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和競爭力提升。
會員運營不佳,私域轉化低。招股書披露,錦江酒店會員數達 2.049 億,2024 年中央預訂率為 56.9%。相比之下,截止 2024 年底,華住會的會員數量接近 2.7 億,2024 年四季度中央預訂系貢獻的夜間量達到 66.4%。相比華住,錦江酒店在會員權益設計、會員服務體驗等方面存在差距,導致會員忠誠度不高,會員體系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不足,私域流量轉化效果差。
錦江酒店赴港 IPO 是其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舉措,既面臨著挑戰,也存在著機遇。市場是否會買單,關鍵在于其能否在上市后有效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提升業績和競爭力,適應市場變化和投資者需求。
錦江酒店在 A 股市場的表現并不理想,截至異觀財經發稿,其股價為 22.21 元,市盈率(TTM)為 31.35。此次赴港 IPO,市場對其反應也較為謹慎。
另一方面,赴港上市雖然能夠拓寬融資渠道,提升國際知名度,但也面臨著更嚴格的監管和更高的上市成本,以及香港資本市場對酒店行業的認可度等問題。投資者對國內及全球商旅復蘇的可持續性、消費升級趨勢的判斷將直接影響板塊估值情緒。近期港股市場對消費服務板塊的風險偏好變化,也是重要風向標。
錦江的港股之路,不僅是一次融資行為,更是對其管理能力、戰略定力和長期價值創造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酒店巨頭能否在資本市場的審視下成功突圍,答案將在招股書細節披露與市場定價的博弈中逐漸揭曉。對于投資者而言,這既是一次分享中國酒店業龍頭成長的機會,也需對其中蘊含的整合風險與回報周期保持清醒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