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陳佳鑫
作者 | 陳佳鑫
編輯 | 韓迅
與 2024 年首虧相比,全固態電池帶來的產業顛覆更需隔膜龍頭警惕。
隔膜是液態鋰電池四大主材之一,但全固態電池不需要傳統隔膜。面對生死局,隔膜龍頭恩捷股份(002812.SZ)如何自救?
今年以來恩捷股份的固態電池布局明顯提速。在 5 月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CIBF2025)上,恩捷股份舉辦了全固態硫化物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一系列新品,包括超純硫化鋰、超細硫化物固態電解質以及高電導硫化物固態電解質膜等核心材料。目前恩捷股份的百噸級硫化鋰中試線已經開始批量出貨。
除固態電解質外,恩捷股份還布局了半固態電池隔膜、固態電解質支撐膜等產品。
歷史首虧(有公開財務數據以來)、百億元短期負債壓頂的背景下,全方位布局固態電池的恩捷股份能否順利轉型?
7 月 1 日,就固態電解質膜、產能調整、硫化物產品優勢等問題,時代商業研究院向恩捷股份發函并致電提問。截至發稿,對方仍未回應。
全固態電池不需要傳統隔膜,恩捷股份如何應對?
固態電池可分為半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仍含有 5%~15% 液態電解質,仍需隔膜,方式為在傳統隔膜表面涂覆固態電解質(如氧化物納米顆粒),使隔膜兼具離子傳導和結構穩定性。
全固態電池則無須傳統電池隔膜,固態電解質本身具備離子傳導和電極隔離雙重功能,可直接替代液態電解液和隔膜。
但全固態電池需要另一種膜—— " 骨架膜 "。因固態電解質(尤其是氧化物 / 硫化物)質地脆硬,需柔性骨架膜提供機械支撐、優化界面接觸并抑制鋰枝晶生長。如陶瓷骨架膜適配硫化物路線,可提升熱穩定性和離子導率;聚合物骨架膜則用于支撐硫化物電解質,解決硅基負極膨脹問題。
半固態電池是一種過渡形式,一旦固態電池占據主流,將對恩捷股份當前的隔膜產品市場造成沖擊。
不過全固態電池離真正商業化仍有較長距離,業內普遍預測全固態電池在 2027 年左右實現小批量商業化,在 2030 年實現大規模商業化。可以預期未來幾年內,鋰電池仍以液態、半固態的形式為主,恩捷股份仍有充分的調整空間。
恩捷股份今年以來也在加速布局固態電池領域。根據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在半固態電池隔膜業務布局方面,恩捷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江蘇三合電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具備半固態電池隔膜量產供應能力,正在積極開拓市場。
此外,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恩捷股份也表示有開展固態電解質支撐膜的研發,已有客戶少量訂單。新型固態支撐膜具有更高的孔隙率和更大的孔徑,以滿足固態電解質的填充需求,可以實現固態電解質膜比較好的力學性能,滿足固態電池的加工需求。
恩捷股份甚至將布局從隔膜延伸至電解質領域。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恩捷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湖南恩捷前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專注高純硫化鋰、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和硫化物固態電解質膜產品的研發和布局,高純硫化鋰產品的百噸級硫化鋰中試線已經開始批量出貨,固態電解質 10 噸級產線正在搭建中,已在玉溪規劃千噸級產線。
恩捷股份的固態電池產品也獲得固態電池獨角獸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衛藍新能源 ")的認可。今年 1 月份,雙方簽訂采購協議,衛藍新能源將自身需求材料的 80% 采購份額定點分配給恩捷股份,采購內容包括半固態電池的電解質隔膜、用于全固態電池的電解質及電解質膜。
雙方約定,2025 — 2030 年,衛藍新能源將向恩捷股份預計下達半固態及全固態電池的電解質隔膜訂單總計不少于 3 億平方米、全固態電池的電解質不少于 100 噸,具體以實際的采購訂單為準。
2024 年首虧,百億元短債壓力待解
積極轉型布局固態電池的恩捷股份當前仍面臨一定的業績及償債壓力。
隔膜作為動力電池四大主材中技術壁壘較高的材料,常年享受較高溢價,但在 2024 年全行業業績下行中,恩捷股份也迎來首虧(有公開財務數據以來)。
同花順 iFinD 數據顯示,2024 年,恩捷股份實現營業收入 101.64 億元,同比減少 15.6%;實現歸母凈利潤 -5.56 億元,同比減少 122.02%。
恩捷股份在年報中表示,2024 年下游電池行業競爭激烈進而加大對上游原材料包括隔膜產品的采購成本管控力度,同時,鋰電池隔膜行業近年來產能供給集中釋放,隔膜行業競爭非常激烈,進而導致隔膜產品價格下行,整個行業盈利承壓。
此外,恩捷股份的虧損也與存貨跌價損失有關。因產品價格下跌,2024 年恩捷股份存貨跌價損失及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損失達 4.57 億元,同比增長 145.7%。
同花順 iFinD 數據顯示,2024 年,恩捷股份及幾家同行上市公司的鋰電池隔膜業務毛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下滑后恩捷股份隔膜業務毛利率明顯低于星源材質及滄州明珠。
( 字數:1932)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業研究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復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 " 時代商業研究院 ",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