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正在對其貨幣政策策略進行定期評估,兩大核心調整浮出水面:淡化爭議性通脹目標策略、政策溝通體系改革——這些變化或將重塑市場對美聯儲行為邏輯的預判路徑。
據英國《金融時報》最新報道,美聯儲將于今夏公布其最新貨幣政策框架評估結果,此次評估聚焦于長期目標聲明和溝通工具兩大核心領域。分析人士預計,美聯儲將淡化 2020 年疫情期間推出的 " 靈活平均通脹目標 " 政策,回歸更為傳統的通脹目標設定。同時,溝通方式的升級有望提升政策透明度,幫助投資者更好把握美聯儲的反應機制。
" 靈活平均通脹目標 " 或被淡化
2020 年疫情期間,美聯儲在經歷長期低通脹后,推出了 " 靈活平均通脹目標 "(Flexible 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 FAIT)政策,允許通脹在一段時間內適度超過 2%,以實現長期平均目標,并保持通脹預期穩定。然而,部分批評者認為,這一政策在疫情期間推遲了美聯儲對高通脹的反應,間接加劇了通脹壓力。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月演講為此辯護稱," 數月后爆發的通脹既非我們預期,更非有意為之 "。盡管鮑威爾及美聯儲高層對這些批評并不認同,但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本次評估中淡化 FAIT 政策,回歸更為傳統的 " 靈活通脹目標 " 策略,即對通脹和就業的偏離均作出反應,而非僅關注就業不足。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 Jan Hatzius 團隊指出,美聯儲可能會在政策聲明中弱化 " 僅對就業不足作出反應 " 的表述,轉而強調對就業和通脹雙向偏離的關注。這一調整與歐洲央行近期的策略更新類似,旨在提升政策的靈活性和前瞻性。
溝通方式升級
除了政策框架本身,溝通工具的升級成為本輪評估的另一大看點。高盛認為,美聯儲溝通策略的調整可能比貨幣政策策略聲明的修改更具實際意義。兩項具體提案如果在今年晚些時候實施,可能對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發布替代經濟情景:第一項提案是提供替代經濟情景以突出前景風險。雖然其他一些央行也這樣做,但大多數并不顯示相應的貨幣政策路徑。美聯儲工作人員已經在內部 " 藍皮書 " 中提供詳細的替代情景預測,但目前僅在五年后向公眾發布。如果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開始提供與工作人員替代經濟情景相對應的利率預測,這種實時信息對投資者可能非常有價值。
匿名關聯委員預測: 第二項提案是將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對經濟和利率的預測進行關聯,同時保持匿名。這將使投資者能夠了解每位成員如何根據其經濟預測設定聯邦基金利率,而非試圖從通常來自不同個人的委員會整體經濟和利率預測中位數推斷反應函數。
" 若 2010 年代就有此機制,市場或能更早預判政策轉向。" 據高盛報告,這兩項改革將大幅提升政策透明度,幫助投資者解碼美聯儲的 " 決策黑箱 "。
分析稱,這些政策和溝通方式的調整短期內對美聯儲實際貨幣政策影響有限,不會直接改變當前的利率路徑。但從中長期看,提升政策透明度和前瞻性,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降低政策誤判風險。對于投資者而言,更清晰的政策信號有助于優化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