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4 日,中國船舶(600150.SH,股價 32.81 元,市值 1467.4 億元)發布公告稱,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中國船舶 ")擬以向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中國重工 " 或 " 公司 ")全體換股股東發行 A 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中國重工(以下簡稱 " 本次交易 ")。
上海證券交易所 ( 以下簡稱 " 上交所 " ) 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于 2025 年 7 月 4 日召開 2025 年第 8 次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議會議,對本次交易的申請進行了審議。根據上交所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 2025 年第 8 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本次會議的審議結果為:本次交易符合重組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本次交易尚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予以注冊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所要求的其他可能涉及的必要批準、核準、備案或許可 ( 如需 ) 后方可正式實施,能否實施尚存在不確定性,有關信息均以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體發布的公告為準敬請廣大投資者關注后續公告并注意投資風險。
2024 年 9 月,中國船舶公告,中國船舶與中國重工正籌劃由中國船舶通過向中國重工全體股東發行 A 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中國重工。此次交易中,中國船舶為吸收合并方,中國重工為被吸收合并方。交易完成后,中國船舶實際控制人仍為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最終控制人仍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未發生變更。
中國船舶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本次重組將整合中國船舶、中國重工的優勢科研生產資源和供應鏈資源,加速推進中國船舶集團內部業務整合,進一步強化主營業務的頂層協調,有效減少同業競爭。
船舶總裝作為中國船舶集團的核心業務,主要由分屬原兩大集團的上市公司中國船舶、中國重工承擔。以完工載重噸計,中國船舶的全球市占率約 11%,旗下擁有江南造船、外高橋造船、中船澄西、廣船國際 4 家子公司,聚焦軍民船舶的修造業務;中國重工在艦船研發制造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旗下擁有大連船推、武漢重工等艦船配套企業。
中國船舶 2025 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 158.58 億元,同比增長 3.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1.27 億元,同比增長 180.99%,主要得益于船舶行業良好態勢、手持訂單結構優化以及聯營企業經營業績改善。
截至 4 日 A 股收盤,中國船舶股價下跌 1.35%,中國重工股價下跌 0.86%。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