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6 日,小米首款 SUV YU7 正式上市,25.35 萬元起。小米只說一個數:開售 1 小時大定突破 289000 臺,王騰都要發微博感慨一下 " 賣得比手機還多 "。
一夜之間," 你搶到 YU7 了嗎?" 變成了一種桌上談資。新車上市不到一周,我在上下班的路上,時不時就能看到幾輛還沒上牌、顏色不同的小米 YU7 在路上跑。
即便是上市即爆款的新車,由于試駕車投放和覆蓋需要時間,一線城市也幾乎做不到一周內 " 滿地跑 " 的效果,小米 YU7 就做到了。截至完稿前,小米汽車里的小程序也顯示,YU7 Max 目前是 " 已售罄 " 的狀態,YU7 和 YU7 Pro 的交付周期已經長達 57-60 周。
這意味著,如果你是現在才想好下定 YU7 系列,至少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看到提車的 " 曙光 "。就算這樣,還是有不少人愿意為雷軍加單,更有不少人為了 " 插隊 " 提車,四處找人轉讓訂單。
為了親眼目睹這場火爆的購車盛宴,電車通走訪了位于高德置地春廣場和美林天地 · LIVE 的兩家小米旗艦店,看一下真實的新車咨詢、銷售狀況。
雨中小米之家:
人氣遙遙領先,店員忙不過來
這陣子正值嶺南 " 龍舟雨 " 雨季,電車通走訪的這一天廣州也是暴雨傾盆。對于大型商場來說,這是客流量相當少的時候。
位于高德置地春廣場的小米旗艦店,從店門口看去的確沒什么來看車的人,但進去了才發現,擺在門口的兩輛 YU7 展示車,車內都坐滿了客戶,負責對接 YU7 銷售和介紹的工作人員,從我到店到離店這段時間,都沒有閑下來的機會。
別看小米門店就這么點客流,電車通同時觀察了幾家同樣在賣車的新勢力品牌,也就華為店里的鴻蒙智行有寥寥兩三人在看車,別的門店都是 " 空空如也 "。有些諷刺的是,高德置地春廣場小米店門前的蓮花汽車展位,只有一輛孤獨的 ELECTRE,連工作人員也沒有。
來店的客戶對 YU7 的興趣都出奇的高,有問不同版本的配置區分的;有問能不能試駕的;有問啥時候能提車的,工作人員有求必應,作為旁觀者,電車通也被小米汽車這種服務所打動。
也因為天氣不好,預約試駕的客戶也不多,一位和我對接的工作人員說,只要你想,隨時可以出發。YU7 的試駕資源也比 SU7 那時候好了很多,你想試駕哪個版本,門店大部分都能夠提供。
讓我比較意外的是,許多品牌門店的銷售人員談起這些 SUV 的四驅高配版本,都是異口同聲的 " 只是加速快一點,平時都用不上 "。
但小米汽車的工作人員明顯更懂一些,他們很清楚 SUV 選四驅的意義是什么,說得出 " 雨天場景四驅的確更有利于行車穩定性 " 這樣的介紹。
對于冬季雪天比較多的北方地區,四驅更能適應這些低附著路面,并不是只圖一個 " 加速快 " 這么簡單,顯然這些銷售都是有做過功課的。另外,對于選純電還是選混動,銷售也能給出相對中肯的建議。
不難看出,小米 YU7 并非只是簡單的 " 產品力還行 " 能概括,訂單拉爆的背后,大概率還有品牌和情緒價值的加持。那么,不妨來看看路人眼中的小米 YU7。
路人眼中的 YU7:
好帥想買,啥時候能交車?
位于美林天地 · LIVE 的小米旗艦店,因為處于人流較大的位置,所以來店的顧客比高德置地春廣場的更多一些。店內有一輛綠色的標準版 YU7,和一輛橙色的 YU7 Max,但后者被圍了起來,用作直播和提供給一些創作博主拍攝用。同樣的,店里為數不多的一輛 YU7 里坐滿了人,周圍還有顧客在排隊,或者是討論車輛的一些細節。
進店的客戶無一不被 YU7 的外觀設計所吸引,他們當中有剛畢業的高中生,比較關注車圈新聞,有出來閑逛的年輕人,看似已經在做下單的準備,也有一些年輕的,帶著孩子來看車的夫妻。
" 好帥 "" 好舒服 " 這兩個形容,足夠概括這些來看車的人的感受。另外,他們最關心的問題,還是 " 啥時候能交車 " 和 " 能不能提前拿到車 ",即便銷售人員已經重復了很多次 " 要排隊 "。
這正好印證了電車通去年對小米汽車的猜測:比起 SU7,YU7 才會是更 " 爆 " 的那一款,因為作為 SUV,它的受眾面天生比轎車更大。
機緣巧合之下,我和兩位年輕人搭上了話,聊了一下小米 YU7 這輛車。后來得知,其中一位在小米 YU7 發布會后就進行了鎖單,只是今天抽了點時間來小米之家體驗一下實車。
電車通還了解到,他從小米 SU7 發布之后就一直關注這個品牌,當時沒有選 SU7 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交付周期太長,搶不過來,而且配置也沒有各方面都能夠滿足自己想法的," 低配太低,高配太高 ";另一個原因是 YU7 空間更大,雖然平時沒有什么帶家人出去玩的需求,但還是希望自己第一輛車的空間能大點。
看中小米 YU7 的消費人群,現階段都是憑著一股情緒和沖動來買單,在 YU7 面前,之前的所有精打細算和產品對比一切都沒了意義,仿佛是 " 真命天子 " 到來了一般。但就電車通的觀察,這些下單的人并不是 " 不帶腦子 ",只是很多車企和產品都停留在了卷配置的階段,卻忽略了當下悅己消費中最重要的情緒價值。
畢竟特斯拉 Model Y 的競品千千萬,只是到今天許多車企都沒有真正搞懂還在買特斯拉 Model Y 的人到底圖的是什么。就這一點,小米已經站在了更高的階段,是屬于品牌和情緒價值取勝的境界。
不過,交車這件事情,大家還是要再等一等了。
淺度體驗小米 YU7:
實用之上,情緒給滿
前面也提到了,因為天氣不佳,預約試駕的客戶并不多。借此機會,電車通也淺淺體驗了一下 YU7 Max。
首先能感受到的就是工作人員介紹的細致,包括你想要的配置,和其它版本具體的區別有哪些,感受上有什么不一樣。就拿 YU7 這次搭載的閉式雙腔空懸和電機數量 / 功率這些,不同模式的調校如何,能輸出多少功率,都有相應的演示和介紹。
YU7 首發的這塊天際屏很實用,黑色背景不挑環境,內容顯示清晰,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景變換 UI 界面,你自己也能根據需要更換天際屏內的顯示內容和現實主題,比如中間的動物就可以更換樣式,它還會根據駕駛員的操作做出對應的動畫反饋,情緒價值這塊屬于拉滿了。
試駕的最后,工作人員也帶我體驗了一下零重力座椅,展開后很貼合身體曲線,躺下來背部沒什么被頂住的感受,這時看著天上下的雨,也是一種愜意。
總之,只要一圈試駕試乘,小米 YU7 足以讓很多路人種草,一方面各種使用需求和駕駛場景都能照顧到,除了空間和同價位的家用 SUV 比會遜色一些,別的是幾乎挑不出毛病。
小米 YU7 爆賣,
只因人是「視覺動物」?
走訪完兩家小米旗艦店,了解了客戶、銷售以及 YU7 本身,電車通對它大賣的原因已經有了個比較具體的了解。不排除這近 30 萬的鎖單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消費者是為了跟風而買,但你換個角度想,能讓大眾跟風買的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又能有多少?
這其中,人肯定是 " 視覺動物 ",外觀設計和大膽活潑的配色占據了消費者的決策高地,加上專業的服務和 YU7 本身的產品力足夠扎實,大賣也就不奇怪了。這些消費者甚至都不需要去對比哪家產品,因為情緒價值這種東西,真的不是產品力能夠說得清楚的。小米作為大廠,也給普通消費者打出一張值得信賴的牌。
即便是要等上一年半載,有情緒價值層面的加成,相信等也是值得的。
但你要是真的急著換車或購置新車,而且沒有成功搶到首批或比較靠前的交付排期,電車通并不建議閉眼買小米 YU7,情緒歸情緒,車終歸是要買來用,剛需用車沒必要硬等,這個價位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基本上都成熟和好用兼具。
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會有很多車企打算接下小米 YU7 外溢的訂單,并推出相應的政策來消化這波客群,電車通也會找時間前往線下繼續觀察,敬請關注。
歡迎掃碼添加小雷微信
記得備注想進群的手機品牌哦
跟小雷一起暢聊數碼與科技
大家一塊聊聊天,分享玩機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