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林昀肖
5 月以來,中國創新藥行業重磅消息不斷,A 股創新藥板塊從 5 月中旬起明顯上漲,6 月中旬后雖出現回落但較 5 月以前仍處于高位,多家創新藥企業股價也較年初大幅上漲。股價上漲的背后是 BD 交易的大爆發,據不完全統計,5 月以來至少 16 家國內藥企對外官宣 BD 交易訂單,跨境合作占據主流。
重磅交易頻現伴隨資金的大量涌入,熬過四年醫藥寒冬后,創新藥企業是否已步入新的發展階段?思路迪醫藥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夏芳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對創新藥行業而言,資本寒冬已過得到業內的廣泛認可。未來,幾家中國 Biotech 要成長為 Big pharma,同時,部分企業也會向精尖發展,力求在所選定的細分環節做到全球最佳水平。
在創新藥企業中,思路迪醫藥(01244.HK)是具備全產業鏈覆蓋能力的創新藥企,以 " 腫瘤慢病化 " 為戰略核心,構建覆蓋靶點發現到商業化落地的全產業鏈研、產、銷模式。公司現有 13 條管線中 8 款進入臨床階段,公司于 2022 年 12 月 15 日正式登陸香港交易所主板。
思路迪醫藥主要產品有全球首個皮下注射 PD-L1 單域抗體新藥恩維達 ,2021 年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銷售。此外,公司依托自有 mRNA 研發平臺和腫瘤基因組大數據 AI 分析平臺,自研靶向 LNP,研發系列 mRNA 產品布局千億腫瘤疫苗領域。
對于近期資本市場的火熱,夏芳認為,伴隨資金回流與 BD 交易活躍,創新藥板塊資本寒冬已過,但每家企業發展階段有所不同,整體而言,Biotech 仍面臨體系不完善、持續創新壓力等挑戰。"Biotech 需要不斷進行迭代創新,永遠保持研究管線處于國際前沿。"
近年來,中國創新藥資產受到跨國藥企的青睞,夏芳認為,中國創新藥資產受國際認可源于三大優勢,研發質量提升、反應效率領先及成熟資源體系支撐,國內企業憑借快速臨床試驗能力與豐富患者數據,成為跨國藥企合作優選。對中國創新藥企業而言,目前出海首選仍為 License-out 授權交易,同時可探索定制研發或 NewCo 股權合作模式。
腫瘤治療一直是創新藥布局的熱門領域,其中 mRNA 疫苗被認為有潛力成為下一個爆款頻出的技術領域。麥高證券研報認為,mRNA 腫瘤疫苗有潛力成為泛癌種、高可及性、現貨化與個性化兼具的新型腫瘤免疫療法。目前,國內 mRNA 腫瘤疫苗領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上市公司和初創企業均積極布局,并開展多項合作。
據麥高證券研報等資料介紹,國內布局 mRNA 疫苗的企業中,思路迪醫藥早在 2020 年已經布局多肽腫瘤疫苗,靶向 WT1,目前國際多中心試驗已經完成入組。mRNA 系列管線中,通用腫瘤疫苗 3D124 即將進入臨床;云頂新耀的 mRNA 療法布局廣泛,涵蓋個性化腫瘤疫苗、通用疫苗,更是布局了免疫調節腫瘤疫苗以及自體生成 CAR-T 療法。
此外,石藥集團擁有全球第三款、國內首款獲準使用的 mRNA 疫苗,唯一經商業化檢驗的中國藥企;悅康藥業全面布局核酸藥物領域,mRNA 疫苗方面,公司已有兩款產品成功獲批中美 IND;康希諾是國內創新疫苗龍頭,其 mRNA 疫苗技術已獲臨床數據支持。
談及國內藥企在 mRNA 領域的行業競爭,夏芳認為,企業在 mRNA 腫瘤疫苗這一細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抗原選擇,臨床需求滿足方面,同時,未來取決于 AI 數據分析能力、個體化藥物匹配及制備工藝,這些都需臨床驗證,同時專利保護也將是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
寒冬已過,創新不能停
時代周報:5 月以來創新藥板塊持續火熱、多家企業股價飛漲,中國創新藥市場的資本寒冬是否已過?
夏芳:資本寒冬已過得到業內的廣泛認可。一方面,確實有大量資金回歸資本市場;另一方面,眾多 BD 交易達成也使眾多投資人敢于投入,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選擇與藥企接觸。
對于中國創新藥行業是否已成熟步入開花結果期,無法一概而論,不同企業面臨不一樣的階段,競爭和自身運營風險會一直存在。
時代周報:Biotech 當前仍面臨哪些挑戰?
夏芳:Biotech 仍處于創新階段,存在體系不完善的問題。相較大型藥企,Biotech 發展更快、更為活躍,但同時也在研發、法務、運營、資金壓力等方面面臨較大風險;同時,Biotech 必須持續專注于創新,需要不斷進行迭代創新,并可能面臨被迫選擇放棄目前研究成果。對藥企而言,永遠保持研究管線處于國際前沿,是一個巨大挑戰,每一天都要面對新的挑戰。
時代周報:中國創新藥行業未來還有哪些新的增長點?
夏芳:中國一定要有幾家 Biotech 成長為 Big pharma,需要有創新研發能力、生產質量控制能力和海外銷售體系。可能會獨立成長,也可能是通過一些并購和整合。這或許需要資本的推動、體系的整合。
同時,部分企業也會向精尖發展,并非所有企業都要擁有全套產業鏈,部分企業擅長臨床試驗,部分企業擅長新研發,部分企業擅長商業化,Biotech 要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向精尖發展,舍得投入大量資金,力求在所選定的細分環節做到全球最佳水平。
總之,非常高興看到資本市場近期關注到創新藥企業的發展,這種關注度再給中國藥企十年,中國創新藥發展一定能趕上或超越國際先進水平。
速度是中國創新藥企業的最大優勢
時代周報:近年來,中國創新藥資產為何受到跨國藥企的青睞?跨國藥企來中國 " 掃貨 " 有哪些標準?
夏芳:首先,是中國創新藥質量得到認可;其次,是中國藥企的反應速度和效率,甚至在部分前沿領域快速迭代;第三,是中國創新藥企業的技術和體系逐步成熟,得到跨國藥企的認可。
中國創新藥企業最大的競爭優勢是速度,藥物開發和臨床試驗在充分競爭條件下,完成速度快,擁有大量的臨床資源,緊跟國際前沿方向。
時代周報:當前創新藥企業的出海方式主要有哪些?思路迪醫藥傾向選擇怎樣的出海模式?
夏芳:在中國藥企出海的選擇中,目前首選出海方式仍然為 License-out,可以拿到上千萬美金甚至上億美金,證明實力,早期變現。
合作方對產品和市場的認知至關重要。如果技術方認為該產品極具優勢,或對其銷售預期樂觀,License-out 也并非唯一或必須的選擇。例如,在平臺技術方面可以考慮幫助定制的合作方式,通過研發平臺和遞送系統,中國藥企能夠快速實現產品研發,發揮出定制的價值。
此外,NewCo 模式也是產品合作中的不錯選擇,NewCo 模式的核心特點在于,合作方并非一次性獲取所有利潤,而是通過持有新公司的部分股權或產品權益,分享公司未來在資本市場的增值收益。
License-out 和 NewCo 都是基于海外市場對中國創新藥的認可,中國創新藥管線迭代迅速、性價比高且推進迅速,得到跨國藥企的逐步認可。
時代周報:思路迪醫藥在 BD 交易中是如何選擇合作伙伴的?
夏芳:對創新藥企業而言,接觸到跨國藥企本身并非難事,因為這類企業通常具備相應的資源和人脈。思路迪醫藥團隊系統篩選海外上市的腫瘤藥企,優先選擇與自身業務管線契合度高、與中國企業有合作意愿的標的,甄別其中業務關聯性強且具備資本市場運作能力的企業,進行充分接觸。
基于 AI 的 mRNA 平臺
時代周報:思路迪醫藥選擇布局 mRNA 疫苗的原因有哪些?
夏芳:mRNA 是一個新賽道,也是新布局的平臺,國際頭部企業市值在 200 億美元以上,目前國內還沒有領軍企業成型。在新冠疫苗研發推動下,業界 mRNA 技術日趨成熟,國內一些優秀企業申報了 mRNA 新冠疫苗。與此同時,mRNA 技術的應用前景也展現出更廣闊的維度,其潛力不僅限于腫瘤和傳染病,還可拓展至諸多代謝性疾病領域。
利用 TAA(腫瘤相關抗原)或 TSA(腫瘤特異性抗原),通過遞送系統在靶器官,讓 mRNA 表達其蛋白、產生抗體,使很多抗體都可以同時產生效果。以前是在藥廠中通過大型罐子和車間生產抗體,而現在是人體自身表達適應性抗體,是 " 人體細胞工廠 " 的概念。
時代周報:基于 AI 的 mRNA 平臺技術有怎樣的特點?
夏芳:二者有很多需要組合和連接的領域,其一是抗原如何選擇,思路迪醫藥擁有 AI 抗原篩選系統,可以打通既往文獻信息和自身研究成果,對眾多抗原組合進行篩選。
其二,是遞送系統,遞送系統相當于在抗原外包裹一個載體,用載體將 mRNA 傳遞到靶向器官。同時,到目標位置后還要有很好的釋放,使其產生作用。
此外,在知識產權方面,通常需要依靠 LNP 遞送系統的知識產權來構筑整個藥物的知識產權壁壘,AI 在篩選 LNP 遞送系統時也起到重要作用。
時代周報:當前,中國創新藥企業 mRNA 產品競爭格局是怎樣的?
夏芳:中國的 mRNA 企業大多在此前研究新冠疫苗,真正進行腫瘤研究的企業較少,腫瘤藥品的成藥經驗也較少。大多數企業擁有 mRNA 技術平臺,但在抗原篩選方面表達結果會完全不同,需要看企業具體擅長的領域。
就中國 mRNA 企業的競爭格局來說,一定要競爭而不是一家獨大,越多企業參與競爭,越能夠惠及患者并對行業發展有利。
在 mRNA 疫苗行業競爭中,首先是抗原篩選階段,誰能更好地利用 AI 系統分析歷史數據;其次,是對患者的 mRNA 進行分析,進行抗原篩選后,選擇適合患者個性化的藥物;此外,是如何結合,制備工藝和關鍵技術的水平還需要臨床驗證。除上述三種關鍵技術外,專利保護也是 mRNA 企業市場競爭中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