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 7 月 3 日訊(記者 李卓玲)近期,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完成了成立 22 年來首次跨省域搬遷,由北京遷至天津,由此引發廣泛關注。
7 月 1 日,藍鯨汽車記者實地探訪了一豐銷售公司天津新址,其位于天津經開區泰達 MSD-B2 座,距一豐中國區總部(位于經開區第九大街)的車程大概在 10 分鐘左右。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泰達 MSD-B2 座的樓頂 logo 已掛上了一汽豐田的標,走入寫字樓,一樓門禁入口處立著 " 津啟新程 再出發 2025 年一汽豐田汽車銷售公司新址開班歡迎儀式 " 的立牌。
記者現場還了解到,一豐銷售公司主要租了這棟大樓的 26-30 層,而低樓層還有包括潤滑油、財產保險、私募基金管理、律師事務所、供應鏈、招商物產、信息科技等類型公司。
藍鯨汽車記者在天津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上查詢到,今年 2 月,天津泰達發展有限公司泰達 MSD-B2 座寫字樓 26 至 30 層裝修工程施工招標中標結果公示,中標單位為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標規模為 12490.05 平方米,中標標價為 18998351 元,中標工期為今年 3 月 1 日至 5 月 6 日。
該公示還透露,泰達 MSD-B2 座寫字樓 26 至 30 層裝修工程施工,通過公開招標,于今年 2 月 13 日進行開標,共 19 家投標人參加投標,19 家投標單位參與評標,廢除投標單位 2 家。
上周開始搬家,未隨遷的離職員工獲 "N+7" 補償
一豐相關人士向藍鯨汽車記者指出,主要是上周從北京搬過來的,內部還搞了個小型搬家儀式,目前銷售公司有 500 多人,與之前在北京總量差不多,雖然有些人離開了但都招聘補上了。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選擇不隨遷而離職的員工拿到了 "N+7" 的補償,但更多人選擇搬去天津。
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是由一汽與豐田在 2003 年 9 月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也是一汽豐田的銷售總部。在股東方面,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38.00%,豐田汽車公司持股 32.00%,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持股 30.00%。
據悉,該銷售公司此前位于北京海淀區馬甸冠城園冠海大廈七層,后搬遷至北京環球金融中心(WFC),直至此次搬來天津經開區。
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則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豐田汽車株式會社和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中外方占股各 50%。2020 年,天津公司升級為一汽豐田中國區總部,現下轄天津、長春、成都共 3 個生產基地,包括 4 個整車工廠、2 個發動機工廠、1 個研發公司、1 個物流公司、1 個銷售公司。2021 年,一汽豐田在經開區西區成立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技術研發分公司。
據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政務服務平臺官網發文稱,該銷售公司入駐泰達是天津經開區積極推動重點項目、高效盤活存量資產的重大成果。目前,銷售公司已初步實現 " 上下樓即上下游 " 的產業聚集效應,其產業鏈配套商豐瑞汽車科技、日電信息系統相繼入駐泰達 MSD。同時,經開區正重點推動多家關聯企業進行洽談,力爭年內簽約落地。
車市競爭加劇,車企力推研產銷一體化
記者了解到,此次遷址天津,主要是一豐基于研產銷一體化布局考量。據悉,在長達 22 年的時間里,一汽豐田生產與銷售總部一直處于分離狀態,生產主要集中在天津,銷售公司則位于北京,而此次搬遷則結束 22 年 " 產銷分離 " 模式。
目前,在車市競爭態勢升級下,車企們都在推動研產銷一體化布局。
去年下半年,廣汽集團也把總部由廣州 CBD 珠江新城搬到了番禺郊區,廣汽董事長馮興亞受訪時稱,番禺是廣汽自主品牌的搖籃和聚集地,這里匯聚了傳祺和埃安的工廠、研究院、零部件產業基地及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其中有約 3 萬人的自主品牌相關員工,所以集團要搬到研產供銷的一線。" 如果你要決策,你就必須聽到‘炮火’,這就是我們從市區 CBD 搬到番禺的主要原因。"
此外,一豐也并非首家將銷售總部搬離北京的合資車企。據梳理,2018 年,東風標致品牌部從北京遷至上海;2022 年,一汽奧迪營銷板塊從北京搬至杭州。一汽奧迪彼時稱,此舉是配合總部落地杭州,通過將營銷板塊遷移至新的總部所在地,能夠更好整合資源,以適應市場變化和企業發展戰略需求。
" 這不僅是地理坐標的遷移,更是一汽豐田面向智電時代深化變革、銳意進取的注腳。遷址天津,整合了資源,更激活了面向未來的戰斗力。依托研產銷一體化的全新格局與煥然一新的團隊面貌,一汽豐田正以更敏捷的身姿、更貼近市場的決策,加速本土化創新與產品迭代。" 一豐方面稱。
據一豐最新銷量數據顯示,其今年 1-6 月銷售新車 377821 臺,同比增長 16%。其中,電動化車型銷量 185157 臺,占比 49%;TNGA-K 平臺以上高端車型銷量 226556 臺,占比 60%。
記者從一豐方面了解到,其目前正大力推動本土化,圍繞 RCE(Regional-Chief Engineer 中國首席工程師)體制通過管理權、決策權下放、研發體系本土化、供應鏈本土化等方式,實現從 " 豐田標準、全球研發 ",到 " 豐田標準、中國研發 " 的轉變,以應對市場競爭。